作者:未知 來源: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 > 2025-07-07 22:23:14
更多精品咖啡知識,請關註微信公眾號:前街咖啡
在前街門店點單手沖咖啡的小夥伴,如果不是想要特殊風味的話,大多會更偏向於選擇非洲的咖啡豆。但是,非洲大陸這麽大,國家這麽多,大家都會怎麽選擇屬於自己的那支豆子呢?如果是剛入門的咖啡愛好者,他們的首選最有可能是埃塞俄比亞的耶加雪菲或者西達摩。但是,許多的咖啡老饕更加鐘情的確實來自肯尼亞的咖啡豆,那是因為肯尼亞咖啡不僅便宜,像前街肯尼亞小番茄只需98RMB/227g,而且口感狂野,擁有豐富的莓果酸香,因此深受喜愛。
接下來,前街咖啡就來跟大家細談肯尼亞的咖啡豆。
肯尼亞歷史
眾所周知,咖啡的起源是埃塞俄比亞。而雖然與咖啡發源地埃塞俄比亞毗鄰,但是咖啡種植的歷史並不算久遠。肯尼亞的咖啡種植歷史也有以下兩個版本:
通常認為,咖啡是在十九世紀末由聖靈教會的神父們帶到了肯尼亞,比較常見的說法是1893年,由法國聖靈神父從留尼汪島(波旁島,波旁種咖啡的發現地)帶到肯尼亞來,也有的認為是從埃塞俄比亞帶進來。
還有另一種說法而根據《咖啡評鑒》(Coffee Review)的創始人肯尼斯‧戴維茲﹝Kenneth Davids﹞先生於2001年發表文章Coffees from Africa and Arabia : Kenya Coffee中提及咖啡是由英國人在1900年前後引入到肯尼亞的。
而我們可以知道的是,肯尼亞曾經在1895年成為了英帝國的殖民地,被英帝國所控製,被歸屬到「東非保護地」中,因此,英國人在那段時間控製了該地區的農業,包括了咖啡種植。1933年,肯尼亞咖啡委員會成立。1934年,拍賣系統建立,並沿用至今。直到20世紀60年代,肯尼亞人才開始擁有自己種植以及處理咖啡的權力。
到了20世紀80年代後期,肯尼亞咖啡迎來其發展的高峰期,年產量可達13萬噸。但近年來,肯尼亞咖啡行業呈現衰退的跡象,年產量僅4萬噸左右。值得慶幸的是,肯尼亞當局製定了咖啡振興計劃,以拯救本國咖啡行業衰落的場景。
肯尼亞產區
前街咖啡翻閱詹姆斯•霍夫曼(James Hoffmann)所著的《世界咖啡地圖》一書中得知,肯尼亞的咖啡大多產自該國的中部產區,質量優等的咖啡同樣也來自此處。
肯尼亞的14個咖啡產區中,基安布(Kiambu)和慕蘭戈(Muranga)產區的咖啡有著明亮的酸以及厚實的觸感;尼耶利(Nyeri)產區的咖啡具有明亮黑莓及厚重油脂感,同時具有柑橘甚至花香氣息;基裏尼亞加(Kirinyaga)產區的咖啡則是明亮果酸以及中度油脂感與細致的甜感;安布(Embu)產區所產的咖啡有著適宜的酸,風味均衡清晰之余,余韻也令人驚喜;馬查科斯(Machakos)產區的咖啡具有清爽果酸酸質,風味細致,觸感適中,余韻細致且清新;基西(Kisii)與埃爾貢(Elgon)產區的咖啡甜感紮實,風味溫和。
肯尼亞等級製度
大家在外面的咖啡館點肯尼亞咖啡時,只要細看等級那塊都不難發現AA這兩個字母。前街咖啡的咖啡師也會被一些剛入門的咖啡愛好者們問道,肯尼亞AA是最高的等級了嗎?它們是怎麽區分等級的?
肯尼亞咖啡豆的分級根據咖啡豆的大小大致分為八個等級:E、PB、AA、AB、C、TT、T、MH/ML。
前街咖啡在這裏需要重點提醒一下,咖啡豆的等級在烘焙之前就定下了,所以就別想著將烘焙好的咖啡熟豆過篩了。
E:肯尼亞E被稱為象豆,尺寸大,且產量相對較少。
PB:PB的英文名稱為Peaberry,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圓豆,形狀呈橢圓形。正常的咖啡果實中會有兩顆咖啡種子,而圓豆則是一顆種子。
AA:肯尼亞AA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等級了,其尺寸較大,顆粒大小為17/18目。
AB:顆粒大小為16/17目。
C:顆粒大小在14目以下。
TT:目數大但密度低,且品質足以列入精品咖啡。
T:14目以下,顆粒小,密度與品質不足以列入精品咖啡。
MH/ML:低品質日曬豆,大多是樹上幹燥的過熟豆。
肯尼亞咖啡豆為什麽那麽酸
當一個咖啡愛好者問及「我要最酸的那支豆子」時,前街咖啡的咖啡師會首先推薦豆單上的肯尼亞阿薩莉婭。而肯尼亞的酸質明亮幹凈也算是肯尼亞咖啡特點口感。
前街咖啡:肯尼亞 ·小番茄咖啡豆
產區:肯尼亞錫卡
海拔:1550m——1750m
處理方式:K72水洗處理
品種:SL28、SL34
如果要深入討論肯尼亞咖啡豆的酸是怎麽來的話,就不得不提肯尼亞當地的種植環境、咖啡品種以及處理方式了。
肯尼亞種植咖啡的紅色火山土壤內含大量的磷酸。此外,肯尼亞常見的SL28、SL34這兩種咖啡品種系波旁的變種。前街通過對多支肯尼亞咖啡豆的杯測也發現,SL28、SL34這兩個品種中的莓果酸香突出。
而肯尼亞的咖啡風味如此幹凈明亮則要歸益於肯尼亞獨特的後置處理法——肯尼亞72小時水洗處理法。肯尼亞72小時水洗處理法又稱為K72水洗處理法。
咖啡櫻桃去除果皮後,將帶有果膠的帶殼豆放入到發酵槽內不加水進行幹式發酵,每6——8小時引水洗刷帶殼豆並排水重復幹式發酵,此階段耗時24小時。
第二階段中發酵槽內的水並不會註滿,發酵12——24小時,然後人工引入清洗渠道,通過攪拌去除大部分的果膠去除。
第二階段則是在重復一次發酵的步驟,此階段註入至發酵槽中的水較滿,然後在清水中進行二次發酵,二次浸泡時長為12——24小時,帶殼豆表面殘留的少量糖份與果膠繼續發酵,最終清除。最後將咖啡豆移至曬床上日曬幹燥。
前街認為,經過肯尼亞72小時水洗處理的咖啡豆能具有更幹凈明亮卻又飽滿的風味。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2025-07-07 18:54:06 責任編輯:未知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